|
【物質濫用】>>【情感性疾病】 |
|
2006-06-12 特殊畏懼症 需藥物心理並治 |
一名婦人長期處於婚姻暴力,在身心交瘁下,罹患了「床舖恐懼症」,只能睡在沙發或打地舖,最後不得不申請離婚。
高雄地方法院最近審理一宗離婚官司,事情緣由是一名婦人與先生感情不睦,結婚近二十年來,頻頻遭受婚姻暴力,後來為了孩子才重修舊好。兩年前她意外懷孕,先生懷疑孩子不是他的,她傷心之餘只好選擇墮胎,卻因此罹患「床舖恐懼症」。兩年多來,即使和先生分房而睡,卻不敢上床,只能窩在沙發、車內或打地舖。由於長期出現睡眠障礙,這名婦人只好訴請離婚。
新店耕莘醫院精神科暨心理衛生中心主任楊聰財醫師指出,這名婦人罹患的是「床舖恐懼症」,顧名思義,是對上床睡覺出現難以適應的恐懼心理。它屬於畏懼症 (phobia) 的一種,最常見的畏懼症是社交焦慮症,其次是對動物的畏懼,例如有人看到蛇、蟑螂或蜘蛛等動物,即出現歇斯底里的反應;至於這名婦人對床舖出現過度的恐懼,臨床症狀包括發抖、出汗、肌肉緊繃、心跳加快等,以致無法上床,遑論睡得安穩?他表示,這名婦人選擇離婚,只能治標,無法治本,唯有透過藥物及心理治療,才能幫助她走出畏懼症的陰影。
楊聰財強調,不少社交焦慮症或特殊畏懼症的患者,會利用酒精來幫助自己克服心理障礙,長期下來卻造成酒精依賴的後遺症。其實較正規的作法是,請精神科醫師對症下藥,例如服用血清胺再吸收抑制劑 (SSRIs),可幫助患者減輕對某些特定物品及情境所產生的焦慮或恐懼。此外,合併以認知及行為治療,由心理治療師引導患者解開對某些特定事物的心結,逐步戰勝恐懼和陰影。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