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經歷 院所介紹 專業團隊 服務項目 門診時間 院所位置 衛教新知 最新消息 媒體專區
 
◆113(2024)年五月出國休診日期公告  ◆113(2024)年四月門診休診日期公告  
【最新衛教新知】 >> 【性疾病及 性別認同疾病、飲食 疾病、睡眠疾病】
2006-04-26 12:14    如何與失眠共處?
文/新店耕莘醫院精神科主任 楊聰財醫師
  
三十歲的陳小姐目前在一家廣告公司擔任業務部主管,由於工作壓力很大,加上自我要求非常高,且喜歡與別的單位比業績,所以經常被親友及下屬形容是「緊張兮兮型」的上班族。最近半年來,陳小姐經常無法入睡,有時候好不容易睡著了卻又很容易醒過來,也常常因為重複夢到跟工作有關的事而醒來。由於睡得不好,讓她白天的精神狀態變差,心情也變得容易焦慮、緊張。最後只好到精神科來就診,希望醫師開「安眠藥」給她,可是又怕會「吃上癮」,讓她感到相當困擾。
  
現代人生活腳步愈來愈快,罹患「失眠症」的人也愈來愈多,失眠症通常只是一種症狀主訴,是「睡不好」的主觀感覺狀態。怎樣才算失眠呢?在醫學上,只要是躺在床上很久還無法入睡、睡到半夜容易醒來、或是清晨早醒等,持續一個月以上(從臨床經驗顯示,若連續一星期失眠,大多數人就開始會有身心不適的症狀了),都算是失眠了,而且以上不同的型態也都可能隱含不同的病理意義。
 
到目前為止,醫學上還沒有確切的標準可以判定一個人是否睡眠不足或過多。失眠目前是一個很普遍的問題,在成年人中約有三成的人經常抱怨有失眠的情形。而大約有15%的失眠個案中,是無法找到其原因的,這些是屬於「原發性失眠(primary insomnia)」。有些人的失眠是屬於次發性失眠,如因為身體的疼痛、憂鬱症、焦慮症及癡呆症等。另外過度使用酒精、咖啡或煙草等,或是在停止大量飲酒的數週後也可能會出現睡眠問題。
 
診斷失眠通常有賴於患者所提供的資料,由於失眠的原因複雜,患者通常也很難清楚表達,所以當醫師對患者失眠的表現及程度有所疑問時,詳細的詢問生理、心理檢查、甚至使用睡眠測量儀來診斷都是會被考慮使用的方法。而在失眠症的治療上,目前最常用而簡便的治療方式,會依患者實際需要給予適當短期的助眠藥劑,以防止上述的惡性循環。
 
不過,若患者服用助眠藥劑超過一個月,建議不要隨意停藥,因為安眠藥劑不恰當的停用,可能會造成反彈戒斷現象,導致原有的失眠問題再次發生,反而讓患者更加不容易入眠,最好聽從醫師建議後,以更換藥物或逐次減少藥劑的方法來幫助睡眠。除了使用藥物來治療失眠症外,有些技巧也可以幫助睡眠或避免失眠發生,例如養成規律的上床睡覺習慣及適當的運動、避免白天睡眠及睡前不喝刺激性的飲料等;如果真得睡不著,也不要硬賴在床上,可以起床做些簡單活動,培養睡意再上床,而且並非睡眠時間愈長就代表睡得愈好,原則上只要有至少六小時品質良好的睡眠就己足夠。 ....more
2006-03-23 11:08    性別認同歧異 從唐鳳看變性慾
資料來源/民生報
 
 國內「電腦奇才」唐宗漢自稱已變性,並在去年底改名為唐鳳,要求大家改用「陰性代名詞」來稱呼她,此舉昨引起廣大網友的回響;精神科醫師指出,唐鳳自稱「未來還需做一些手術」,顯示尚未完成變性手術,但對許多有「變性慾」患者來說,造成外在的生理性別和內心的性別認同出現歧異,而這可能是在胚胎發育時期就已種下了「錯誤」。
 
 台北耕莘醫院心理衛生科主任楊聰財指出,「變性慾」在精神醫學中是屬於「性別認同障礙」的一種,主要是其外在的性別特徵和內在的心理狀態並不一致,因此有可能外表是昂藏五尺之軀,但內在卻自認為是一個小女子,也有可能外表裝扮是一個辣妹,卻擁有男性的性器官。至於國內究竟有多少「變性慾」患者?迄今仍是黑數,但根據國外文獻報告,此類患者約占全人口的千分之一到萬分之一不等,因此保守估計,台灣應有數千名變性慾者。
 
 楊聰財形容變性慾患者,就像「靈魂錯置」一般,不過,有變性慾並不一定要接受變性手術,在國外,有的變性慾患者不願意傷害身體,只要自己認同性別是男的,僅採荷爾蒙治療,並不願割除任何女性器官。
 
 不過,由於受到傳統「重男輕女」的觀念影響,台灣女變男患者比較在意有沒有「老二」,而且戶政機關往往是以性器官為認定性別的標準,因此在國內接受變性手術者,似乎以女變男居多。事實上,出現變性慾的男女性別比率應是1:1,倒是男變女者多半跑到泰國去接受變性手術。而目前較知名且接受變性手術的藝人有利菁和河莉秀。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許多家長對於孩子突然想要變性,甚至接受變性手術,往往難以接受,甚至要斷絕父子關係,楊聰財表示,最近他正輔導一名有意男變女的個案,他的父母原先不能同意家中的孩子由「一男一女」要變成「兩女」,經過一年後也才由非常不能接受轉變到「可以討論」,但距離孩子要割掉男性器官,還是不同意。
 
 楊聰財強調,變性慾患者由於內在心理與外在生理的矛盾,往往遭受外界異樣眼光,確實非常痛苦,但事實上,根據現代醫學研究顯示,包括變性慾或同性戀並不是個人受到社會或周遭朋友的影響,而是在先天胚胎發育時期,母親可能服用某些藥物或外在環境的刺激,以致受到性荷爾蒙的影響而出現與軀殼不同的性別認同,社會不宜戴上有色的眼鏡來看待他(她)們。 ....more
2006-03-21 15:08    「斷背山」的省思!
 
 據報載美國基督教會近日發起一項運動,鼓勵教友寫信給影藝學院會員抵制「斷背山」獲獎機會,因為他們擔心若此片不斷在藝術上獲得多項肯定時,有鼓勵同志團體「檯面化」的意義,而同性戀是上帝不允許的罪惡行為!我不了解此項消息來源的真實性,但若屬實那就令我啼笑皆非了,在號稱民主多元化的國家,對於「同性戀」不但沒有正本清源地去了解真正發生原因,還刻意將它污名化,這可能是大多數彩虹旗下朋友們心中永遠的痛!
 
 「他是否有病?可不可以治療好?」這是大多數人(尤其是同性戀者父母)最關心的話題,到底是大家認為他們不符合多數人選擇的規範(異性戀)所以將他們(同性戀)視為「病態」?還是因為多數人從未真正想去了解他(她)們這一群漂浮在水面上的「少數民族」呢?在此,我提供一位費城賓州大學馬丁教授(Martin E. Ph.D)所發表的「 What You Can Change and What You Can’t」中相關 「性」知識,希望藉由此篇文章的結論,逐漸改變讀者對同性戀(甚至變性人)的固化刻板印象,放下「異性戀」的獨尊心態,傾聽社會上另一種聲音,因為這是他們與生俱來應該獲得的尊重及權利!
 
 在馬丁教授研究文章中,將有關「性」的成因分成可改變及不可改變二類,並教導如何「正確對待」這些問題的方法。他認為對於不可改變的事情我們必須有雅量接受它,而對於可改變的事情則必須有勇氣去正視面對它。但最重要則必須具備正確的智慧以區分什麼是前者(不可改變的事情)、什麼是後者(可改變的事情),因為若拼命改變一件不可改變的事情,不但會徒勞無功,更會將自己推入憂鬱的國度中。在他研究中,將「性慾」分成五個層級,就像是堆積木一樣,每一個層級都奠基於下面一個更基礎的層級。
 
 最核心、深層(基礎)的一層是「性別認同」,決定於染色體的差異性(男性 XY、女性XX),與生俱來沒有改變的空間(XXY跨性人除外);性別認同之上第二層是「性別取向」,也就是常被大家提出質疑的你(妳)喜歡男人或女人的問題?馬丁教授表示要回答這問題很簡單「誰是你的性幻想對象?」(因為只有面對性幻想時才會產生性衝動);在往上第三層則是「性偏好」(我解釋為習慣性,也就是特定的部位或情境);第四層是「性別角色」(通常視為一種流行代名詞);最外一層是「性表現」(是否會產生高潮?臨床上最常見的問題);我再次強調:愈是深層的問題(性別認同、性別取向)幾乎是無法改變的。中間層(性偏好、性角色)可以改變一部份。最浮上表面的問題(性功能障礙)只要適當治療,絕對可以令(你)妳滿意。
 
 目前在醫學上並不將「同性戀」視為疾病,更非是 「傳染病」,一般社會大眾會對同性戀產生誤解主要原因是因同性之間性行為方式不被了所致。在醫學角度上,每一種疾病都有病因、病程、病理變化、症狀表現、治療方式及預後,越來越多的醫學研究證實,在胚胎早期發育階段,受到某些蛋白質影響造就一個「不可逆」的過程,也就是在他(她)們來到人世間之前,就已經決定了他(她)們來到人間之後的命運。當我們表淺地把同性戀與AIDS、性濫交劃成等號,給他(她)們一個限制範圍,然後指責他(她)們說「你(妳)們這些傷風敗俗的行為…!」是否真正公平呢?
 
 當然,就公共衛生、疾病預防的角度而言,因性行為方式與途徑不同於異性戀者、做愛觀念的開放、及同志圈內交友的限制,造成性伴侶的氾濫引起一些相關疾病,「安全的性行為」才是大家必須再教育的重點之一,因為同樣的結果也有可能發生在異性戀身上,所以將同性戀與AIDS化等號是錯誤的觀念。社會對同志團體的「污名化」及負面態度的排斥,只會讓他們持續躲在櫃子裡,缺乏宣洩的管道、遇到困難時不敢站出來求助會導致更多的遺憾發生。
 
 我也要期勉同志的家屬們:當親人確定為「同性戀」者時,或許外面的世界會戴上角度不正確的眼鏡評論他、不給他掌聲,此時唯有您的支持才是沒有代價、可以帶領他們脫離恐懼、可以重生、可以再爬起來的力量!
 
 最後,我就以國際AIDS 諮詢專員張北川先生所提醒的一句話與讀者分享,「他們的行為無法逆轉,只是無法符合多數人的規範,他們不是病態,需要的只是『社會支持』!」或許這幾句話可以提供另一種思考的角度,若用歧視的眼光去看他們,只會把他們逼向「報復」的邊緣,更直接影響到預防AIDS的過程。尼采曾說:「世上總有一條路,只有你才能走過去。」願與各位同志朋友們共勉! ....more
2006-03-13 17:38    變性慾 靈魂錯置
 2006.02.18
【楊聰財(耕莘醫院精神科暨心理衛生中心主任)】
《醫藥新聞》變性慾 靈魂錯置 
性別認同出現歧異 可能在胚胎時期即已種下
 新聞來源:世界日報
 

性別認同出現歧異 可能在胚胎時期即已種
對許多有「變性慾」患者來說,造成外在的生理性別和內心的性別認同出現歧異,而這可能是在胚胎發育時期就已種下了「錯誤」。 台北耕莘醫院心理衛生科主任楊聰財指出,「變性慾」在精神醫學中是屬於「性別認同障礙」的一種,主要是其外在的性別特徵和內在的心理狀態並不一致,因此有可能外表是昂藏五尺之軀,但內在卻自認為是一個小女子,也有可能外表裝扮是一個辣妹,卻擁有男性的性器官。根據文獻報告,此類患者約占全人口的千分之一到萬分之一不等。 楊聰財形容變性慾患者,就像「靈魂錯置」一般,不過,有變性慾並不一定要接受變性手術,有的變性慾患者不願意傷害身體,只要自己認同性別是男的,僅採荷爾蒙治療,並不願割除任何女性器官。 楊聰財強調,變性慾患者由於內在心理與外在生理的矛盾,往往遭受外界異樣眼光,確實非常痛苦,但事實上,根據現代醫學研究顯示,包括變性慾或同性戀並不是個人受到社會或周遭朋友的影響,而是在先天胚胎發育時期,母親可能服用某些藥物或外在環境的刺激,以致受到性荷爾蒙的影響而出現與軀殼不同的性別認同,社會不宜戴上有色的眼鏡來看待他(她)們。 (詹建富)
....more
2005-12-15 20:35    性愛成癮 精蟲衝腦?
「一夜七次郎」是許多男人神往的境界,但性欲太強,伴侶不能配合,就不如想像中美好,有位網友就忍不住訴說他的苦惱。他說:「昨天晚上才和老婆『炒飯』,但半夜就受不了,爬起來自己打手槍,今天中午又一次,我為何老是欲求不滿?人說女人卅如狼四十似虎,我現在是卅男兒,不會以後四十如『蝦』,變成一隻軟腳蝦吧?」 ....more
第一頁 上一頁
管理者登入
楊聰才診所 / 新北市新店區中興路2段239號2樓 / 諮詢專線:02-29181299.8911-6158
本網站www.yang1963.com.tw內容,包括網頁、文字、圖片、網址等,均屬本網站所有
未經同意及授權不得進行連結、複製或散佈本網站之相關資料。
網站製作 / 耀聖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