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經歷 院所介紹 專業團隊 服務項目 門診時間 院所位置 衛教新知 最新消息 媒體專區
 
◆114年11月門診休診時間  ◆114年10月門診異動時間  ◆114年 9月門診休診時間  
【2025年07月08日 ETtoday健康雲”勒頸是家暴致命警訊 醫:伴侶出現6行為快求助”】
勒頸是家暴致命警訊 醫:伴侶出現6行為快求助

2025年07月08日【記者邱俊吉/台北報】


▲土城家暴謝男當街殺害妻子與小姨子,兇殘震驚全國。(圖/記者陳以昇攝)

謝姓男子當街砍殺妻子與小姨子,家暴負面影響震驚全台。專家表示,國內現有「台灣親密關係暴力危險評估表2.0」,原本設計是供醫療相關人員使用,但研究證實準確度高,民眾也可參考以加強自保,不過「家暴零容忍」,即使量表分數不高,心中仍覺驚恐,一樣要積極求助,以免釀成無可挽救悲劇。

家暴處遇專家、精神科開業醫師楊聰財表示,他曾參與「台灣親密關係暴力危險評估表」(TIPVDA)最初設計,如今已改版為2.0,其測量方式簡單,準確性也足夠,民眾可參考使用,但僅有量表絕對不能取代專業介入、評估,這點要特別注意。

在TIPVDA中,「對方曾對你有不能呼吸的暴力行為」加權分數最高,是否代表這是最危險徵兆?楊聰財解釋,這類行為如勒/掐脖子、悶臉等,不僅致命風險高,且有強烈的控制意圖,還不容易留下痕跡,故被視為致命暴力的強烈指標,量表分數也最高,民眾若已承受勒頸虐待,恐已是最後警報,要趕快求救。

TIPVDA對於傷害性器官、未經同意將人監禁或帶走這2種行為,加權分數也較高,對此,楊聰財說明,傷害性器官極具侮辱性、侵犯性,會導致受害者嚴重的身心創傷,表示加害者對伴侶安全已不放心上,而不經同意限制對方自由,則意味加害者試圖完全控制伴侶的生活,並使其更加孤立以便施暴。這2種行為都反映加害者有極端控制慾,且預示暴力恐將升級,因此被量表賦予較高權重。

▲使用TIPVDA量表有助民眾掌握自己的家暴風險 。(圖/翻攝衛福部官網)

楊聰財強調,TIPVDA分數是用來評估風險等級的指標,分數愈高代表風險愈高,但分數低於20分絕不代表能完全放心,只要有任何形式的暴力,都該視為警訊。

楊聰財也建議,受害者不需等到TIPVDA中的危險行為出現才反應,有以下任一種行為出現便該提防:

●言語、情緒暴力持續升級: 包含頻繁的辱罵、貶低、威脅、恐嚇,或使人感到被孤立、無價值。

●控制行為日益明顯: 例如嚴格限制交友、社交活動,或檢查手機與訊息,或要求報告行蹤,或控制財務,或想離開時施以威脅、情緒勒索。

●推、抓、打等肢體衝突首次出現: 即使只是一次輕微的推擠,都應被視為警訊,許多致命家暴案都是從看似輕微的肢體衝突開始。

●暴力行為後「蜜月期」: 加害者在暴力行為後常表現悔恨、道歉、承諾改變等,但隨後暴力又發生,這種循環模式是家暴典型特徵,代表問題並未解決。

●破壞個人的界線、尊嚴: 任何使人感到被侵犯、不尊重,或被強迫做不願意的事(無論是否涉及性)的行為。

●使人感到害怕或威脅: 最直接指標就是受害者的「直覺」,若開始感到害怕、擔心自己安全,或在施暴人身邊會覺得不安,即為「需要求助」最明確信號。

楊聰財提醒,家暴零容忍,若自己或身邊的人正經歷家暴,請不要猶豫,立即撥打113保護專線,或聯繫當地家庭暴力防治中心、婦女服務中心等機構,「沒有什麼比你的安全與健康更重要」。

 

 

管理者登入
楊聰才診所 / 新北市新店區中興路2段239號2樓 / 諮詢專線:02-29181299.8911-6158
本網站www.yang1963.com.tw內容,包括網頁、文字、圖片、網址等,均屬本網站所有
未經同意及授權不得進行連結、複製或散佈本網站之相關資料。
網站製作 / 耀聖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