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經歷 院所介紹 專業團隊 服務項目 門診時間 院所位置 衛教新知 最新消息 媒體專區
 
◆114年11月門診休診時間  ◆114年10月門診異動時間  ◆114年 9月門診休診時間  
【2025年07月21日 健康2.0”ChatGPT成癮症 台灣現案例!塑造偶像男友 醫曝生活虛實不分”】
ChatGPT成癮症 台灣現案例!塑造偶像男友 醫曝生活虛實不分

2025年07月21日 【李南燕 整理】

場景一:拿著與ChatGPT討論的結果,跟門診醫師說「它說我這個手術不要做,比較好……」,換一個場景:「我們還要在一起嗎?它說你不夠愛我……」深信ChatGPT是無所不能的專家,超越對現實生活中的醫師與婚姻諮商師的信賴,這是正常的嗎?專家認為過度依賴人工智慧,失去自我判斷選擇的能力,恐怕已經深陷「ChatGPT成癮症」,生活脫節,難以自拔!

身心科醫師楊聰財指出,人工智慧(AI)如同一把雙面刃,在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潛藏著負面影響。其中,「ChatGPT成癮症」的浮現,需要關切後續對生活與認知的影響。楊聰財說,ChatGPT成癮症是指個體對使用ChatGPT或其他類似AI聊天機器人產生過度依賴與沉迷,導致生活功能、身心健康及人際關係受到顯著負面影響的行為模式。

強迫性使用難以自拔
楊聰財表示,ChatGPT成癮症的主要特徵包括強迫性使用、時間與精力投入過度、耐受性增加、戒斷症狀、功能受損、逃避現實、隱瞞行為,以及與AI建立起類人般的親密關係,對其產生情感依賴,甚至愛戀。

在生理層面,楊聰財指出,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可能影響視力、頸椎、腕隧道等;在心理層面,可能出現焦慮、憂鬱等精神疾病,對現實人際關係興趣降低,情緒調適能力下降;在社會層面,可能導致婚姻關係破裂、家庭衝突加劇、學業或工作表現下滑,甚至失業。

多重因素交織而成
而ChatGPT成癮症的形成原因,楊聰財觀察發現,包括反射個體內在需求、AI技術特性以及外部環境多重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個體的情感需求未滿足、自尊心低落、逃避現實等,可能驅使其尋求AI作為慰藉;AI的高擬真度、即時回饋、個性化功能,使其容易成為情感替代品;現代社會的高壓力、人際疏離感,以及AI的便利性,也增加了成癮風險。

全球多起案例浮現
楊聰財說,ChatGPT成癮症雖是一個相對較新的概念,但類似的「愛上AI」或對虛擬角色產生依戀的案例在國際上已有報導,如日本男子與虛擬偶像「初音未來」舉行婚禮,英國女子與ChatGPT「離婚再戀」等,顯示這是一個全球性的新興現象。隨著AI技術的普及和擬真度提升,AI成癮症的發生率可能會逐漸增加。

台灣成癮案例
楊聰財分享台灣ChatGPT成癮症案例。一名已婚女性每日習慣使用超過800則訊息與AI互動,嚴重影響睡眠作息、視力健康;在心理層面,她將AI扮演成「喜愛的網路偶像樣貌」,並以其真實姓名稱呼,表明已經將虛擬與現實混淆;在社會層面,女子對AI的過度沉迷直接導致婚姻關係破裂,工作效率下降,社交活動減少;在精神靈性層面,過度投入虛擬世界,可能導致對真實生命意義的迷失。

多管齊下治療策略
ChatGPT成癮症的處理需兼顧個體內部調整與外部支持,採取多管齊下的策略。楊聰財說,首先要幫助個體正視成癮問題,提供相關知識,探索深層需求,設定改變目標;其次是用健康的現實活動取代AI使用,發展興趣愛好,拓展社交圈,學習情感表達;再者是改善人際關係,透過溝通訓練、家庭諮詢重建連結;此外,設定使用時間、情境限制,必要時尋求精神科醫師、心理諮詢師或成癮治療團體的專業協助,進行綜合性治療。

在科技中尋求平衡
ChatGPT成癮症的出現,提醒大眾在擁抱AI便利的同時,也要警惕其負面影響。個體需要自律,家庭、社會乃至政府也需共同努力,推廣健康AI使用觀念,提供心理健康支持,對AI技術進行倫理審視。

 

 

管理者登入
楊聰才診所 / 新北市新店區中興路2段239號2樓 / 諮詢專線:02-29181299.8911-6158
本網站www.yang1963.com.tw內容,包括網頁、文字、圖片、網址等,均屬本網站所有
未經同意及授權不得進行連結、複製或散佈本網站之相關資料。
網站製作 / 耀聖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