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琳還原看診經過 身心科醫要他快轉診
2025年08月22日【李惠芬/核稿編輯】

沈玉琳對外說明病情始末,先自判自律神經失調,幸好身心科醫師楊聰財看完他的狀況後,要他快轉診。(取自沈玉琳臉書)
57歲沈玉琳上(7)月病倒確診為血癌,他今(22)日在臉書上透露自己生病始末,並指出原以為自己是自律神經失調,而求診於楊聰才身心科,立刻被院長楊聰財轉診至三總治療。
楊聰財回憶沈玉琳來到診間時,一看沈的臉色,蒼白到像去世的人一樣,原以為沈是貧血,首先研判他有嚴重的貧血。據沈自述,2個月前就無精打采、情緒低落,接著是走個十步路就累到走不下去,大部分時間都是坐在沙發動也不動,該錄影的時候當然就發揮強大的意志力總以為這些症狀是慢性疲勞、自律神經失調。
不過據沈玉琳說,自判是自律神經失調,尋求身心科的治療,雖吃了藥以後情緒是改善了,但走沒幾步就累的問題開始越來越嚴重,沈表示,已經連完整洗一個澡的力氣都沒了。
楊聰財聽完沈玉琳的自述後,看到沈的驗血報告,一看嚇一跳,沈的肝指數是正常人的7倍,表示他的肝功能不好,應該是處於類似發炎的狀態。於是楊聰財要沈玉琳先去處理生理疾病,即聯絡三軍總醫院,也寫轉診單,請他的家人趕快送他去三軍總醫院急診室。
楊聰財表示,自律神經系統分為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兩者作用相反,就像汽車的油門和煞車一樣,共同維持身體的平衡與穩定。如果兩者失衡,例如長期處於壓力下讓交感神經過於活躍,身體無法好好休息和修復,就可能導致「自律神經失調」,進而引發各種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適症狀。
此外,自律神經失調要從5個面向去解析,楊聰財指出,從生理、心理、社會因素、精神靈性因素、生活習慣等,一定要請專業醫師評估、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