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經歷 院所介紹 專業團隊 服務項目 門診時間 院所位置 衛教新知 最新消息 媒體專區
 
◆113(2024)年五月出國休診日期公告  
【最新衛教新知】 >> 【健康促進】
2007-02-27 11:07    收假症候群難收心 醫師:運動調整作息回常軌
年假結束,公司機關恢復上班,民眾紛紛重返工作崗位,但不少人卻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變差、精神不好等收假症候群症狀。醫師強調,清淡飲食、適度運動、調整作息就能逐漸收心,如果經過一星期症狀還沒有改善,最好找專家協助,才能回歸常軌。 ....more
2006-08-31 01:38    亞健康狀態 病前警訊別輕忽
資料來源:中廣新聞網/記者徐韻翔    2006-08-30 09:47
 
 當民眾自覺身體不適,到醫院檢查卻驗不出疾病時,有人稱之為「亞健康狀態」,也就是介於生病與健康之間;醫師表示,這套觀念源自於預防醫學觀點,當民眾在身心出現警訊,還未成病前,應注意反應的症狀做改善,藉平日保健防範疾病於未然。(徐韻翔報導)
 
 很多民眾的身體其實並沒有特殊的疾病,但仍有不舒服的感覺,有醫師認為,這很可能是一種「亞健康」的表現,指的是健康和不健康之間的灰色狀態,而這種症狀和患者的精神狀態有關。 耕莘醫院心理衛生中心主任楊聰財表示,從醫學上的公共衛生角度來看,從健康到生病有連續性,未生病前的一些身理徵兆,代表一種警訊,例如,憂鬱症必須要連續兩週至少有五項症狀,如果,民眾剛好有四項症狀、或是不到兩週時間,概念上顯示身理正反應趨向此項病症。
 
 楊聰財解釋,「亞健康」、「亞臨床現象」等這類名詞,在公共衛生預防醫學上的觀念,的確是有被注意和提醒的,在病症未明前,通常會從有少許的身心「徵兆」出現開始,還未成病前,醫師建議,民眾應隨時注意自己的健康狀態與警訊,建立身心健康的好習慣,並就身理出現的病因加以改善(t)。 不過,北醫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張家蓓則指出,以傳統中醫觀點從症型來看,沒有「亞健康」這項說法,張家蓓認為,例如民眾身體有陰虛、腎虛等反應,在未到達病症前,身體所出現的些許不適症狀,應稱之為「症候」,中醫師表示,出現症候情形時,民眾可以依自己的狀況,例如睡眠狀態、壓力調適等,從生活作息和飲食著手。 ....more
2006-08-19 00:13    不體檢理由多 醫生:病灶早發現治癒較佳
資料來源:中廣新聞網
 
 許多民眾常自認為身體健康或擔心檢查出病來而不主動定期健檢,國健局調查顯示,40歲以上民眾有半數不曾利用過健保的免費成人健檢;醫師表示,心存僥倖或者逃避都不是正確的觀念,許多疾病早期發現不但治癒效果較好,也能降低社會成本,民眾應該重視健檢。(徐韻翔報導)
 
 依據國民健康局一項調查顯示,40歲以上民眾有將近五成不曾利用過全民健保提供的免費成人健康檢查,其中最主要原因自認為「身體很好」的民眾就佔了四成,人口健康調查中心主任莊義利表示,調查顯示民眾對於疾病預防觀念普遍不足。 耕莘醫院心理衛生中心主任楊聰財分析,國人常會抱持比較僥倖心理,平日生活飲食習慣不良,即使抽菸、酗酒,還是認為自己不會這麼倒楣,因此不定期健檢,而另一部分民眾不願檢查的原因,則是抱著聽天由命的逃避心態。
 
  楊聰財指出,從公共衛生與精神醫學論點觀察,許多病灶早期發現與治療,不但能夠減少痛苦,對於個人與家庭的醫療、經濟社會成本,都是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醫師提醒,在沒有疾病前,國人對於健檢觀念應該加以重視,平時維持定期檢查的好習慣,有病灶更要盡速就醫治療、定期追蹤。 ....more
2006-07-03 16:43    助眠小撇步》夜深了 如何讓腦袋關機?
資料來源:民生報 張雅雯報導   2006/6/27
原本應該是最放鬆的睡眠時間,如果為失眠(新聞、網站)所苦,除了身體上會累積疲勞,更是精神上的一大轟炸,醫師指出,其實大多數的失眠者,肇因於睡眠習慣不好:白天不消耗體力、一上床腦袋又不關機,最終不得不依賴藥物。
 
耕莘醫院精神科暨心理衛生中心主任楊聰財表示,求診者多數已失眠至少一個月,通常會先開一周的藥,一邊評估是身、心那個原因造成失眠,經過溝通、調整,如果一個月後能夠維持穩定的睡眠,就會視情況適度減藥,避免讓患者過度依賴藥物;如果患者是體質的因素,需要長時間用藥,也必須視追蹤情形調整到合理劑量。
 
然而,追究許多人的失眠原因,多半與作息的惡性循環有關,楊聰財表示,很多人沒消耗到體力,晚上睡覺時卻想太多,「把床上當書桌」,導致肢體與腦部產生不協調,睡不好的情形下,想用白天補眠又睡不深,長期下來就會整天感覺疲倦。
 
北市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成人精神科醫師劉宗憲指出,規律的運動習慣是幫助睡眠的最佳良方,不過他強調運動不等於勞動,很多人誤以為工作一天很累,應該很容易入眠,但是如果身體很緊繃,其實睡的並不安穩。
 
劉宗憲說,多睡並不能解決失眠問題,有的人明明沒有睡意,強迫躺床的結果,反而對床產生莫大心理壓力,而不是定義為好睡的地方;此外,如果知道自己不容易入睡,白天應該減少攝取咖啡、茶等刺激物。他指出,即使服用醫師處方的安眠藥,也應該搭配這些準則來調整,才能睡的好,而不只是睡得著。
  ....more
2006-06-12 00:24    聽音觀色 能治病? 色彩VS.音樂 與健康關係
【中時電子報龔善美採訪 】2006/5/25
諮詢/楊聰財(耕莘醫院精神科暨心理衛生中心主任)、
楊賢鴻(長庚醫院北院區中醫部主任)
 
視覺上的顏色,聽覺上的音樂,不論從西醫或是從中國傳統醫學的觀點看,和人類的健康確實有某種程度的關聯,而在醫學的研究與應用上,這兩者大多居於輔助醫療的角色,有某種程度的影響,但並非百分之百有治療的效果。
 
西醫看色彩:
 
影響情緒與思維
 
在色彩方面,西醫從人類心理學觀點來看,耕莘醫院精神科暨心理衛生中心主任楊聰財指出,色彩和情緒相關,曾有研究發現,人類會有喜愛偏好的色彩,有人性的共通點,例如孩童會喜好亮色,白兔和黑兔相較,不同人種的小朋友都會選擇白兔,除非刻意創造將白色與嚇人的噪音、雜音聯結,才會有不同的結果。從人類的天性看,會比較偏好白色、綠色、黃色與紅色。
 
另外,柔和的色彩如粉紅色,楊聰財表示,對人的情緒也有一定的幫助,可運用於房間居家佈置,色彩的視覺感觀,間接影響情緒與思維;不過,針對性地將特定色彩與身體器官或疾病治療做細部聯結,則楊聰材表示未曾聽聞。
 
中醫看色彩:五行與五臟
相對應 但有差異性
 
從中醫的觀點出發,長庚醫院北院區中醫部主任楊賢鴻指出,中國傳統醫學有五行屬性歸類表,將自然界的青、赤、黃、白、黑五色,依序與人體五臟的肝、心、脾、肺、腎有所對應與關聯,但在臨床的治療應用上,還是有差異存在。
 
楊賢鴻表示,中醫的五臟並非西醫所說的臟器,如腎屬黑,中醫的腎並非只是腎臟,還涵蓋免疫力、免疫功能,中醫提及人年紀大會腎氣虛,意指新陳代謝、荷爾蒙因年齡老化而退化;中醫食療會運用到顏色,例如補腎用烏骨雞、黑豆,主要是營養如蛋白質的提供,是輔助而非疾病治療,並非黑一定好,經研究證實黑豆具抗氧化作用,建議腎臟病人可食,但量需適中,過量反而造成腎臟負擔。
 
雖然如此,也並非所有的食物或藥物都能以顏色相對應,楊賢鴻說,例如脾胃主黃色,但中醫治胃疾的茯苓即非偏黃色而是白色,臨床的應用仍有其差異性。分析起來,楊賢鴻認為,古代中醫五臟顏色的區分,應是觀察而來,如患腎病者膚色偏黑,患心病(中醫講心不完全指心臟,心病意指精神官能症)者煩躁易怒而臉色泛紅,肺不好的人多面色蒼白,而脾胃不佳者,大都營養不良而面黃肌瘦。基本上,顏色的對應,只是參考,臨床角度看並非百分之百有效。
 
西醫看音療:
 
紓壓益健康
 
在音樂方面,楊聰材指出,音樂影響身心健康,基本概念是受到肯定的,某些配合冥想的心靈音樂,被應用於生理回饋治療,例如與空谷、森林、田園等環境相關的音樂,搭配冥想身處於空氣新鮮、舒暢空曠的綠油油草地上,感覺清風徐來,陽光舒服地照在身上,如此的放鬆練習對健康有助。在情緒管理學上,或在西醫精神治療中,也有音樂療法可協助紓解壓力,達到某種程度的效果。
 
中醫看音療:
 
可做輔助治療
 
楊賢鴻表示,音樂在五行的歸屬上也與五臟相關,中國古代五音「宮、商、角、徵、羽」,依序與肝、心、脾、肺、腎相關,也和五行的木、火、土、金、水相對應,目前大陸傳統醫學已有應用,例如讓缺腎水的患者聽偏屬「水」的音樂。
 
音樂療法,楊賢鴻認為可視為治療的輔助工具之一,以西洋音樂而言,聽進行曲與聽小調,因為不同的音樂表現方式,感受便不同,確實會影響情緒,而中國的五音也有雷同的大調、小調之分,應定位為輔助療法。若從現代醫學角度看,應涉及共振頻率問題;人體器官運作各有不同頻率,中醫所指的「氣」或練氣功(新聞、網站)調氣,意指調整器官的共振頻率,音樂療法也可以從這樣的概念去看。
 
不過,現代醫學在這方面的研究仍不夠深入,因此,在年底長庚中醫部將新成立的健康中心,楊賢鴻表示,將會納入音樂療法的輔助項目,以了解音樂療法的進一步機轉;該健康中心音樂療法的臨床協助對象,將鎖定一般身體健康但工作或生活壓力大的人,因為壓力大容易造成免疫力下降,對健康會有負面影響。 ....mor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管理者登入
楊聰才診所 / 新北市新店區中興路2段239號2樓 / 諮詢專線:02-29181299.8911-6158
本網站www.yang1963.com.tw內容,包括網頁、文字、圖片、網址等,均屬本網站所有
未經同意及授權不得進行連結、複製或散佈本網站之相關資料。
網站製作 / 耀聖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