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經歷 院所介紹 專業團隊 服務項目 門診時間 院所位置 衛教新知 最新消息 媒體專區
 
◆113(2024)年五月出國休診日期公告  
【物質濫用】>>【情感性疾病】
2006-05-29   超時工作者,放下你的高標準!
文/楊蕙菁    英業達集團副董事長溫世仁,立志50歲後就不做生意人。然而,年輕時工作狂的生活,卻讓他的文化夢只持續了5年……   白手起家,曾經將英業達帶領為國內第一大筆記型電腦公司的英業達集團副董事長溫世仁,從十二月四日上午感覺不適中風,到了十二月七日下午三點三十分,從中風到逝世,僅在短短的三天之內。   從大陸趕忙回到台灣,探視溫世仁病情的英業達集團董事長葉國一認為,溫世仁中風的原因,可能是最近會議議程太多,加上天氣突然變化。溫世仁雖然逐漸將英業達集團放手由專業經理人運作,但仍然不時參加英業達集團的內部會議,提供策略方向的建言。從台大電機系畢業後,就不斷創業的溫世仁,一直是標準的工作狂。   一位溫世仁的友人即指出,溫世仁對自己的使命感大,要求也高。他為了傳播自己心中的理想,開發中國大陸的西部經濟理念,即使身上有糖尿病、高血壓……等病症,仍不斷的往落後的大西部奔走。   家人在美國,公司在台灣,新事業在大陸,溫世仁一年到頭都是空中飛人,曾經有一年拿過一百三十多張登機證的紀錄。雖然只有五十五歲,擁有三十億元以上的財富,溫世仁給自己的壓力仍然像個剛創業的企業家一樣,為了他的開發中國大西部計畫的理想不斷奔走,但卻抵不過病魔的侵襲。   工作時間越來越長是許多開發國家共有的現象,根據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的「世界競爭力年報」,台灣人是世界上工作時間最長的國家,平均一年工作時數是二千二百八十二小時,每星期將近四十小時;美國是一千九百五十二小時,德國則是一千五百六十一小時,換句話說,台灣人的工作時數是德國的一‧四倍。   生活為了工作,或工作為了生活? 熱愛工作卻讓台灣人腦力超負荷!   台灣人到底有多愛工作?心靈工坊董事長、精神科醫師王浩威說,臨床發現台灣許多心肌梗塞的男性患者,他們動完手術、好不容易撿回一條命,還待在加護病房觀察休養時,卻迫不及待想回到工作崗位,讓醫師都覺得很不可思議。   滿檔的工作、以工作為核心的生活方式、只有工作才是唯一成就的價值觀,卻讓台灣人的精神健康狀況已經呈現「腦力超負荷」,並且進一步戕害身體健康。   根據財團法人精神健康基金會二○○三年最新出爐的國人精神健康指數報告,三分之一的台灣人身心健康處於不良狀況,外在環境的壓力讓他們的身、心無法維持在安適的承壓程度。   耕莘醫院心理衛生科醫師楊聰財表示,問卷中用來判斷身心健康的六個題目包括睡眠困難、記憶困難、心神不寧、提不起勁、心情憂鬱和心情焦慮等。這六個指標也是美國疾病管制局之下的國家健康統計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定期測量國民心理健康狀況的題目。   這六題「腦力大調查」發現,台灣有一一%的人做事提不起勁,五‧一%感到站也不是、坐也不是、或心神不寧,而一五‧九%的台灣人有睡眠困難,一○‧八%的人經常覺得記憶困難。「記憶力困難其實代表一個人的注意力不集中,所以很多東西就像蜻蜓點水一樣,而導致睡眠不集中的主因正是情緒不穩定和睡眠品質不佳。」   此外,有一六.四%的人經常焦慮或憂鬱,其中,九‧九%的人經常性焦慮,而一○‧七%的人則出現經常性煩躁、焦慮或緊張,而合併憂鬱和焦慮的人則占了四‧二%。「雖然憂鬱症的盛行率約三%,但這些數字顯示該注意的絕對不只這三%的人。」   楊聰財解釋,當外在壓力是否超過一個人的腦力負荷,這些症狀就是個人對自己身體狀況的最直接反應。這群人在醫學的定義上是非常脆弱的〈vulnerable〉,一旦生活在壓力變動下,就可能出現身、心健康不良的狀況。   像這類腦力超負荷的人口,他們生理上也容易表現包括如高血壓、心臟病、睡眠障礙等疾病。嚴重焦慮更會造成腸胃道消化性潰瘍和冠狀動脈疾病等。   腦令你感受壓力,也令你感覺幸福 放鬆是增加抗壓力的必要保養   此外,問卷中也讓國人為自己的精神健康從○到十分打分數,結果發現,高達四五%的人回答五分以下,換句話說,將近五成的人認為他們的精神健康狀況很差。台大醫院精神科主任胡海國解釋,這一群人耐壓性看似可以應付一般日常生活的壓力,但是只要壓力稍微一增加,就可能引發精神健康的問題,「台灣社會不斷朝著高壓的生活方式發展,只能應付一般生活壓力的抗壓力是不夠的。」   胡海國每天行程滿檔:除了看門診、教學、寫報告和研討會,他還得到處趕場演講、並訓練志工推廣精神健康工作。然而,不管行程再緊,滿頭白髮、臉上永遠掛著笑容的胡海國每天一定會撥出一段時間做「哲學式」的思考和放鬆:   他閉著眼睛回想小時候住在曾文溪畔,一個冬日午後,他赤著腳漫步在被冬陽曬的暖烘烘的沙灘上,一抬頭前方就是中央山脈,他緩慢地走著,每走一步,沙子的熱度就從他的腳尖、腳底慢慢往上傳,透過血液、經過雙腳、身體、脖子、最後到達腦部的中心,溫暖、幸福、愉悅的感覺再從頭腦擴散到四肢、讓每一根血管和每一個細胞都能夠放鬆,享受體驗幸福感。   「腦是讓人類可以感覺幸福的器官,所以不可以濫用腦袋,要好好保養!」胡海國表示,人腦的細胞可以透過學習的方式去體驗快樂,但是濫用腦袋也會讓腦的負荷過重。所以不論看門診、或是到各處演講,胡海國總是不厭其煩的宣導保養頭腦的觀念,每每不忘提醒大家隨時看看頸部以上這個只有重一.五公斤、卻占了人體血流量二○%以上的器官。   胡海國說,腦袋健康與否跟精神健康息息相關,腦力相當於一個人的耐壓能力。   胡海國進一步用跑步的例子闡述精神健康數字的意義:如果精神健康分數是八分,就像跑步跑得很快、很喘的人,心臟都還能負荷,如果只有六分,稍微跑一下就喘不過氣,「精神健康不能只要求及格,因為這樣表示如果再稍有一擊,人就會垮掉。」   「台灣是個腦力超負荷的社會,許多人不懂得調整壓力、掌管情緒,卻不斷濫用最寶貴的腦力!」胡海國說,現代人往往認為人腦的潛能無窮盡、可以無止境的開發,其實一個人的頭腦能力,簡稱腦力,是有限的;腦就像腎臟、肝臟一樣是身體的一個器官,而每個人的腦力能耐壓力需求,都有一定限度,也因人而異,不可能無限開發,因此,「從小立志當總統、有志者是竟成這些成語不能亂用,因為能夠選總統的這些人,他們天生腦袋長得就跟一般人不一樣!」   事實上,提出相對論的德國物理學家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死後捐出他的腦供研究,加拿大的科學家研究發現,愛因斯坦的腦袋確實跟一般人大不同:他的腦比一般人大一五%,腦部的皺折也比其他人多,科學家說,皺折深表示他可用的腦細胞也比一般人多。   在焦慮和憂鬱的人口當中,進一步交叉分析的資料發現,在教育程度方面,大學以上教育程度的人憂鬱和焦慮狀況最差,而在收入方面,則以收入在五萬至六萬五千元這個族群最憂鬱、焦慮。   台大社工系教授余漢儀表示,台灣人從小就被教導追求高成就,是一個不達使命不甘休的社會,所以教育程度越高的人總覺得自己的成就還不夠、也不滿意目前的收入。   胡海國說,臨床上出現的焦慮病人都是完美主義者。   完美主義成就事業,卻也摧殘身心 無法排除的壓力正是憂鬱症的引線   三年前,二十八歲的鍾逸萍〈化名〉在換了新工作後的四個月,被診斷得了恐慌症。鍾逸萍原本在一家英文報紙當美術編輯,二○○○年網路熱到高點,她被調到新事業部負責推廣雙語版本的電子報。   從接了新工作的第一天開始,鍾逸萍就開始失眠。原本習慣晚睡晚起的她必須調整生理時鐘,為了怕每天早上遲到,晚上越焦慮就越睡不著;帶著休息不夠的體力上班,她總覺得怕自己辜負了老闆看中她的期望,又覺得新同事也等著看她的表現,所以整天的肌肉都是緊繃的,中午也緊張到沒有食慾。   待在辦公室的十二個小時中,鍾逸萍一直保持高度警戒,而下班回到租屋處後,離開家人一個人在台北工作的她面對狹小的空間,看電視變成睡覺前唯一能做的事。   接手新工作將近四個月,鍾逸萍在電視壞了一個星期後覺得自己的情緒已經到了崩潰邊緣。那一天下班已經是晚上十一點,她騎著機車沿著中山北路回家,騎到半路,鍾逸萍不能克制自己開始捶打胸部,她把機車停在路邊、開始步行,「只有走路,我的胸口才不會爆炸。」   台大腦神經外科醫師杜永光表示,大腦疲勞導致思考無法進行、甚至精神健康出現問題,這代表腦部的神經傳導化學物質已經不夠用了。腦內神經傳導物質多寡也是天生的,神經傳導物質越多,腦部的思考越快,而一旦這種化學物質不夠用,人的反應就會變遲鈍。   目前,科學家們對於腦部結構影響精神層面的瞭解仍然不多,不過卻已經大致找出腦部處理外在壓力的作用方式。   當外界的壓力訊息傳至腦部,位於腦最前端的額葉會先評估這個訊息的危險性。額葉是腦部的總指揮,掌管關於思考、判斷、分析等高級功能。額葉評估訊息的危險性後,會將這種「趕快逃命」的訊息送往主導生氣情緒和攻擊性想法的杏仁核。   杏仁核於是釋放出腎皮釋素,刺激腦幹,並經由脊髓活化交感神經系統,腎上腺素受到交感神經的刺激最會產生壓力荷爾蒙;而另一條神經路線使腎上腺同時釋放糖皮質素,這兩種荷爾蒙供同作用在肌肉、心臟和肺臟,調度能量至肌肉,準備逃命。   假如壓力一直持續,糖皮質素就會促使腦幹中的藍核釋放正腎上腺素,使杏仁核釋放更多的腎皮質素,又重新開始這個循環。   正腎上腺素與記憶、學習、警覺性有關,因此長期處在壓力下的人會變的不專心、警覺性下降、且做事提不起勁;此外,壓力也會降低大腦中的血清素濃度還有額葉中的血清素感受體的數量,因為血清素對我們的記憶、學習、情緒及睡眠都非常重要,所以壓力大會導致失眠、情緒不好、記憶力衰退、學習力也會減緩。   當壓力不退時,最後會造成焦慮,讓人對引起緊張的刺激更敏感;只要有一點風吹草動就草木皆兵。重大的壓力不僅會引發焦慮,還會造成憂鬱。壓力導致憂鬱的原因之一,是壓力會影響負責情緒和快樂感覺的神經迴路,而糖皮質素會造成正腎上腺素的濃度下降。   除此之外,壓力還會直接殺死腦內負責掌管記憶的海馬迴細胞,造成海馬迴萎縮,阻礙新的神經細胞生成。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洪蘭表示,近來的研究發現重度憂鬱症的病人海馬迴體積比正常人少了二○%至三○%。   壓力有助國家發展,但傷害勞動力 四個方法保持你的競爭力與抗壓力   腦力超負荷是已開發國家共同的現象。國際勞工組織二○○二年的調查發現,在英國、美國、德國、芬蘭和波蘭這幾個國家中,每十個辦公室職員就有一個人出現憂鬱、焦慮和體力透支的症狀,其中,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二○○三全球競爭力報告》,芬蘭和美國正是今年最有國家競爭力的兩個國家。   國際勞工組織分析,科技進步形成的資訊飽和、全球化的速度、機能失調的辦公室政治、工作過量和近十年公司縮小規模所造成的工作不穩定,都是造成工作壓力過大的因素。   去年,《美國新聞和世界報導》統計,在美國,有三分之一的上班族覺得自己的生活被工作充斥;而在英國,《生活平衡基金會》也做過調查,發現一○%的英國雇員覺得他們正受到與工作有關的壓力緊張所折磨。   當一個社會整體腦力超負荷,將會折損整個社會的勞動力。英國《生活平衡基金會》調查發現,因為工作壓力所導致的疾病,讓英國各行各業每年損失約七百萬個工作日。   工商社會叢林廝殺的程度激烈,腦袋的負荷更大幾乎是無法避免的,那麼該如何保養頭腦?專家建議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   一、規律的作息和均衡的飲食:規律的作息是保養頭腦的第一步,作息正常才能讓頭腦獲得充分的休息;飲食均衡確保腦細胞能夠獲得一切需要的營養。比方說,優質的複合式的碳水化合物,諸如馬拉松選手比賽前食用的穀類早餐或全穀類麵包,能提升情緒和幹勁;哈佛大學也有研究發現,魚類中的脂肪酸,可以防止大腦傳送中度或劇烈情緒起伏的訊號。   二、每天至少有一小段的放鬆時間:根據精神健康基金會調查,有高達一七‧九%的台灣人覺得自己在一天中很少、或根本沒有放鬆。胡海國表示,現代社會生活強調效率,多半充滿警覺度高的活動,而警覺度高會讓心跳加快、皮膚乾燥。   值得特別注意的是,睡眠並不等於放鬆、看電視也不等於放鬆,一定要放鬆才能讓睡眠安穩。   三、簡樸生活:一個人追求越多物質,壓力就會越大,腦承受的壓力也會越大,所以腦比較脆弱的時候,就該讓生活簡單一點。研究靈修多年的胡因夢則從能量的角度來解釋人應該盡量追求簡單的生活。「物質追求需要耗損大量能量,儉樸的生活讓人能節省能量消耗,讓自己適度安靜下來。」   四、哲學式的思考:個人價值代表的是哲學式的思考,包括個人評價生命的意義、覺得做的事值不值得、有沒有成就感、以及能力有沒有發揮等。胡海國則認為:「哲學思考應該重視經驗、不要只是單純的反應和工具。」   一個五十多歲的企業家年輕時把登玉山當作是他人生的目標,對他而言,登玉山代表追求高成就、征服自己。中年一次失敗讓他再也爬不起來,因憂鬱症掛了精神科門診,在治療過程中,胡海國建議他不要再把登玉山當成目標,不要再把玉山頂峰那個點放在心中。這個企業家轉而找到一棵粗幹、枝葉繁茂的大樹,每天有一個時間他就看著這棵樹、體驗如同樹身一般的踏實和質樸,漸漸讓他自己的心胸變得寬敞、開闊,不再事事追求高點、不去鑽牛角尖。   「追求精神健康應該是一種個人主觀的生活態度,」胡海國強調,低收入的人可用的資源少,或許沒有充裕的時間追求身體健康,或許也無法很優雅地追求精神健康。但是資源少,更應該學習用哲學思考的態度追求精神健康、面對生活上的困頓和不如意。「努力賺錢維持一家生計的爸爸,應該要覺得很驕傲,應該覺得人生有意義、有信心,因為他讓這麼多人可以依靠。」   [轉自商業周刊電子報 ]  
管理者登入
楊聰才診所 / 新北市新店區中興路2段239號2樓 / 諮詢專線:02-29181299.8911-6158
本網站www.yang1963.com.tw內容,包括網頁、文字、圖片、網址等,均屬本網站所有
未經同意及授權不得進行連結、複製或散佈本網站之相關資料。
網站製作 / 耀聖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