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經歷 院所介紹 專業團隊 服務項目 門診時間 院所位置 衛教新知 最新消息 媒體專區
 
◆113(2024)年五月出國休診日期公告  
【物質濫用】>>【情感性疾病】
2006-04-25   父母過度期待是孩子壓力的開端
耕莘醫院精神科主任楊聰財表示,病患對醫師有信任、依賴感,同時也會有情感轉移作用,陳國華醫師自殺事件會帶給他的病患錯愕與感傷,大家認為「連醫師都過不了這一關,病患如何能克服障礙?」對此,楊聰財主任特別提醒所有病患,一方面醫師本身也是人,也會生病;另一方面,此事件屬於個案,凡是心理方面疾病都有治療方法,病患不應氣餒,積極尋求其他醫師協助才是解決之道。   生活中日積月累的壓力往往被大家所忽略,一旦輕忽或缺乏警覺心,日後恐怕會造成如憂鬱症等嚴重問題,而這些壓力其實存在於每個年齡和族群中,它絕非成人的專利,孩子也有他們的壓力!現代父母無不期望小孩能贏在起跑點,所以許多孩子從小就在父母的期待中開始學習一堆才藝--鋼琴、珠算、英文、美術……,無憂無慮的童年已不存在,換來的是幼小心靈承受沉重的壓力。   不同年齡有不同的壓力來源   這樣的生活延續到國中、高中階段,又是另一個壓力的開始--升學。無論教育如何改革,多數家長心中仍存在以分數為重的觀念,每個小孩幾乎都在「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的補習生活中度過;加上到了國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孩子認為自己已經長大,有了自己的意見,因而家庭衝突開始不斷發生。當小孩再大一點,會開始尋求同儕及同伴,此時情緒起伏比較大,例如經常覺得被同學排擠、好友被搶走等等,這種敏感的情緒,女生比男生明顯,所以除了課業壓力外,尋求獨立而與長輩起衝突、尋求同儕認同的困難等等,都是此階段壓力的來源。   上了大學,課業問題雖然告一段落,卻開始有了感情問題;離開學校進入社會則需面對求職及工作帶來的壓力;進到職場後結婚跟著來,即使社會再開放,結婚終究無法擺脫兩個家庭互動的複雜關係,問題便開始不斷出現;婚後可能立刻要面對生小孩的問題,此時經濟負擔就成為最主要的壓力。即便退休後,也難避免所謂的「空巢症候群」,同時必須面臨老化、疾病的無情,以及缺乏經濟來源、必須量入為出的種種問題。   所以在不同年齡,必須承受不同的壓力,而如何抵抗壓力、減少壓力,就成為現代人最重要的課題。   對抗壓力,從生理、心理、環境三方面著手   楊聰財主任指出,對抗壓力必須從三方面著手--生理、心理以及環境:   * 生理方面:必須遵循「三好」原則,即睡得好、吃得好、動得好。想要抗壓,本身必須擁有良好的生理狀況,所以平時要保持在「三好」狀態下,每天最少維持6~8小時的睡眠,才能讓身心狀況穩定,以面對外在的挑戰。台灣人工作如同水牛般,過勞問題會是一大隱憂,所以休息是相當重要的,不必學古人「每日三省吾身」,上床休息腦袋卻不關機。要做到「吃得好」,必須秉持定時、定量原則,三餐要正常,並適度配合營養補充(例如每天一顆綜合維生素),對於抗氧化和體內代謝都有幫助。此外,運動也是每天不可或缺的項目,「要活就要動」,運動可使身體分泌好的胺多酚(endophine),對穩定神經及情緒有很大的助益。   * 心理方面:應該加強正面思維的訓練,若一直習慣負面的思維,很容易讓自己處於悲觀和低潮的情緒。例如在下雨天,悲觀者只會抱怨濕答答,什麼都不能做,心情變得煩躁;正面思考者會告訴自己,下雨就不會缺水,而且可藉此機會與家人相處或安排室內活動。門診中曾有個案抱怨便利商店店員臉臭臭,一定是因為自己長得醜,醫師先給予分析,告訴他店員可能剛被店長罵,或與女朋友吵架,甚至可能先天就是這樣的表情,分析後再請病患驗證,就是再上便利商店時維持笑臉,並主動與店員打招呼,透過這樣的方式,可矯正病患不合理性與負面的思考。此外,楊聰財主任也特別提出具體的建議,大家平時不妨上網看些笑話,藉由大笑達到全身放鬆的效果。   * 環境方面:運用周遭資源達到減壓目的。從心理學角度來看,人難免會有七情六慾,且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不必將這些令人鬱悶的事放在心上,可以找自己信任的親朋好友訴訴苦、發發牢騷,不要怕造成他人的負擔,因為當別人有困難時,你也可以幫忙。人與人之間是要互相的,只要懂得運用周遭資源,一定能讓負面情緒或壓力減到最低,這就是從環境層面進行的抗壓方法。   注意周遭親友有無自殺念頭   每個人在一生中多少都會出現自殺念頭,這並非我們想的那麼恐怖,只要觀察周遭親人是否一直處於負面思考中,或睡眠品質不佳、體重持續下降、做事提不起勁等,若有這些現象,可能要考量是否有憂鬱症傾向。憂鬱症如同「心理的感冒」,它和腦部的平衡失調有關,只要及時就醫,藥物治療會有很好的成效。   至於小孩,其表達能力不像成人,不過其憂鬱症症狀與成人類似,只要發現孩子:最近變得不愛動、感覺悶悶不樂、出現睡眠障礙、言語中有負面想法(例如覺得活著沒意義),此時家長要特別留意,可向醫師諮詢或藉由測量量表進行評量。   重視老人憂鬱問題   老人是所有年齡層中自殺率最高的一群,尤其國內65歲以上老人,在10萬人當中,每年有近40個自殺案例,比國外的10個高出許多。其主要原因包括:(1)老人福利政策不夠周全,使得老人覺得未受到應有的照顧;(2)慢性病比率較高,加上缺乏經濟來源,所以要建立「與病共存」的觀念,讓自殺率降到最低,並透過福利及醫療以提昇生活品質;(3)欠缺被支持度,門診中發現有些老人認為自己已經活夠了,所以家人應該注意與老人的互動。   結語   對抗壓力、遠離憂鬱,是必須從微觀到巨觀,從個人、社區到政府,都應該共同努力。大家也要從生理、心理和環境三方面著手,讓每個年齡層所承受的壓力都能減到最輕。  
管理者登入
楊聰才診所 / 新北市新店區中興路2段239號2樓 / 諮詢專線:02-29181299.8911-6158
本網站www.yang1963.com.tw內容,包括網頁、文字、圖片、網址等,均屬本網站所有
未經同意及授權不得進行連結、複製或散佈本網站之相關資料。
網站製作 / 耀聖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